新华网成都7月30日电(叶建平、欧阳开宇)卫生部部长陈竺29日在成都召开的“汶川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协调会议”上表示,汶川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恢复重建今后将重点开展以下六项工作:
一是加大协调工作力度。支援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与受援县(市)沟通协调,保质保量、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支援任务。受援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做好对口支援有关准备工作、基础工作和服务工作;要统筹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实事求是地提出恢复重建需求;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确保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
二是加快恢复重建进度。对口支援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和本省(市)派驻灾区的援建机构,对医疗卫生系统恢复重建工作给予重点支持。受援省、地(市)、县(市)卫生行政部门也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多种渠道争取投入支持,确保恢复重建投资不留缺口。
三是坚持科学重建。在规划执行和项目建设中,必须遵从医学科学规律,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功能布局。重建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不能贪大求全、盲目扩大规模、提高标准。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灾区实际需求,科学安排对口支援人员、调整支援队伍规模和结构,提高对口支援的针对性。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灾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
五是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灾区要根据新的人口分布、服务半径和医疗卫生需求,调整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六是加强心理康复和心理卫生工作。现阶段灾区心理康复和心理卫生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加强灾区心理卫生服务网络能力;继续在学校、社区、灾区集中安置点等场所,以灾区干部和医务人员、伤残人员、遇难者家属、学生等为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