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券市场上的“裸卖空”机制能让一家尚处正常经营的公司股价一落千丈直至失去融资功能。“以美为鉴”,一定要坚决避免和制止“裸卖空”行为在中国的发生,否则, “博迪森遭遇”将会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演。
7月28日,美国联邦证管机构决定将一项禁止裸卖空的临时性法令延伸为永久性有效。这项法令针对一种所谓“裸卖空”的卖空操作。
所谓的“裸卖空”是指,投资者没有借入股票而直接在市场上卖出自己根本不存在的股票,只要在交割日期前买入股票即可,如果投资者未能买入股票则导致“交割失败”。
在极端情况下,在“裸卖空”机制下,市场信心丧失会引发恐慌性抛盘,最终可能导致股价“不必要地”持续下跌,甚至跌至远低于正常水平的价格。如果大量金融股受到牵连,其产生的连锁效应可能会拖垮整个市场。
那么“裸卖空”机制是如何让一家尚处正常经营的公司股价一落千丈直至失去融资功能呢?
先是卖空者选定一个交易活跃的公司为潜在抛空目标,例如博迪森。(在美国上市的博迪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创造了海外三地美国、英国和德国上市、并曾成功融资3500多万美元的民营企业。2006年和2007年,更连续两年被福布斯评选为中国成长最快的百家企业之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企业一直经营状况正常,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上跌了大跟头,沦落到在Pink Sheet市场上股价只有0.15美元的境况,从此失去了再融资功能。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美国“裸卖空”机制影响的结果。)
随着该目标企业业绩的高速成长和股价的快速上升,一家或几家对冲基金联合起来,大量的在高价抛空卖出该股票和在期权市场卖出该股票,抛空建仓后,开始雇佣小报媒体或所谓的“股评专家”等共同策划针对该公司的负面消息。
紧接着,媒体上会突然大量涌现某些“专家股评”的负面评论,由于投资者不明真相,纷纷抛售目标公司的股票,导致股价暴跌(博迪森,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等都走过这番历程)。
由于股价暴跌和谣言满天,美国证监会介入调查。在此类消息披露后,抛空的基金会安排美国一批专门做集体诉讼的小律师所和事先找好的小股东以目标公司发布虚假信息为由代表广大股东起诉上市公司,并通过诉讼案的负面影响持续打压目标公司的股价。如果目标公司最终被迫陷入破产清算的境地,这恰恰是“空头”最乐意看到的结果,因为此时他们借入股票的成本接近于零。
此类公司由于在发展中对资金的需求强烈,而且高速成长中信息最容易不对称,便于“裸卖空”操纵者发布不实信息,造成市场非正常波动。
“裸卖空”会对投资者、上市公司、特定的产业(金融业)甚至整体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博迪森就是正好落入了有预谋的抛空投资者设下的陷阱,走过了以上的历程。
“裸卖空”操纵者往往选择那些盘子小,股票交易量大,基本面不错的高成长的创业型上市公司。
当前的中国资本[4.67 0.00%]市场上,包括创业板、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都要推出,因此要未雨绸缪,加强金融监管,防范“裸卖空”行为的发生。
|